《钱学森》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钱学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学森》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全文。
(2)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如“富裕”的“裕”读yu;“一艘”的“艘”是平舌音;“袒露”的“袒”读tan,不读dan;“魂牵梦绕”的“绕”读第四声rao。
2、二读课文。
(1)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二读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的“垠”字,可弄清它是“边”、“岸”的意思。再结合语境,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它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说说“艘、斩、魂、授”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魂、授”这两个字的书写。
3、“艘”中的“”,学生容易把笔画写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描红这4个字。
五、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艘巨轮(sou shou) 诚恳(keng ken)
隆隆的炮声(nong long) 劈波斩浪(pi bi)
2、把下列汉字换个偏旁,再分别组词。
艘( ) 掠( ) 眺( ) 绕( )
-( ) -( ) -( ) -( )
3、认真诵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钱学森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明确要求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从中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语,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女生齐读。
2、精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a、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b、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
(3)朗读加深理解。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虽然当时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让我们用心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一片爱国热情。
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4)小结并板书。
身在异国 心系祖国
3、精读第三段(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发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领悟。
“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B、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C、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4)感情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朗读。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读一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并板书。
三、朗读全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哪些词句反映了他那高尚的爱国情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吗?
2、过渡: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 ……此处隐藏19510个字……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请你用听歌的心情来读你写的这段话。
7.写完交流:
8.是呀,课文用大量篇幅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把这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用深情的朗读表达出来!选读喜欢的句段。
四、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1.当钱学森学有所成时,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他回国后,他是如何学以致用,为建设祖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呢?自由读最后一段,读后谈感受。
2.课文没有详写,教师可补充“中国导弹之父”的详细资料。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这方面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3.积累课后2题。(读读记记)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钱学森归国
归国中
中国导弹之父归国前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归国后
《钱学森》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钱学森的语言,感受他回国的坚定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初识钱学森
1、教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板书课题:钱学森)让我们响亮地呼唤他的名字(齐读课题)。刚才老师给大家朗诵的那一段,就是钱学森回国时的情景。(板书:回国)
[评析:教师深情的朗诵文章的第一段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初识钱学森时,就对钱学森充满了好奇,这个日夜想着回国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焦急?……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3、初步感知,走近钱学森。
(1)默读钱学森简介。(课件演示)
(2)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进一步去了解钱学森。
(3)温馨提示:
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
c、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4)检查自学情况
a、随机检查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富裕,赴”的读音和意思。
b、考察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评析: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也不应忽视字词教学,尤其是对于典型的、难以掌握的字词,如对“富裕,赴”的教学,就有必要在课内指导一下。至于读书,一定要让学生读熟、读透,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书不读通不开讲”。]
二、品读感悟,走进钱学森
1、指导学法,布置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体会人物的特点。人物的表现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出示)。这篇文章中,钱学森的什么表现最能体现他的特点?(语言)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写什么?在他的语言旁写写你的感受。
[评析:教学不是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消化、建构的过程。教师先教给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从文本的语句中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语文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你找到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3、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来读读相关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钱学森》教学设计14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前准备收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目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
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让我们亲切地呼喊他的名字
问:你为什么这样喊?
请学生介绍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段意。
2、请学生将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段意分段。
三、学习字词,朗读质疑
1、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
2、自由选择读文。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解决。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目的: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复述课文有关段落。
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主要讲了钱学森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试用“()的钱学森”填空。
二、讨论学习方法
1、读书——找出根据
2、交流——说出理由
3、讨论——补充见解
欢迎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交流。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四、组织集体交流
1、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钱学森?为什么?
2、在这些优秀品质中,他最可贵的是什么?(思念祖国、报效祖国)
3、你是通过哪些描写看出来的?把最能反映他思想的句子划出来。(语言)
4、试一试,怎样读好这几句话?
五、训练朗读
1、交流朗读体会,比较读,评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你能讲这只故事吗?以第三段为例,复述课文。
七、作业:
学习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完成课后填空。